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(简称“思政课”,下同)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。这些年来,在中央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下,在各个高校及思政课教师的努力下,思政课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。但也必须看到目前在这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,如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,忽视“思政课”的自身特点,照本宣科,泛泛而谈,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;不少学校的“思政课”教学仍以课堂讲授为主,基本特征是“一多一少”:教师讲得多,学生想得少,这种“填鸭式”的教学方法,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,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,而且往往使学生对“思政课”失去热情。
面对这种情况,要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,就必须继续深化改革。第一,强化社会实践环节,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。“思政课”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,更具有丰富的实践性。因此,教学不能停留在书本上,局限在课堂里,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,这是使理论教学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的重要途径。为此,在实际教学中需将“思政课”分为两个既独立又联系的部分:一是课堂讲授环节,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;二是社会实践环节,侧重于组织学生参与社会。任课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,制定出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方案及操作细则。在“思政课”的教学过程中,通过实践教学环节,让学生接触社会、了解社会、认识社会,在亲身实践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进而引导和帮助学生增强分辨是非和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,使“思政课”理论内化为学生的共识,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。
第二,教学方式多样化,运用讨论式、专题式和案例式教学法。讨论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,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展开课堂讨论、辩论和对话等,在互动中掌握“思政课”的基本理论。教师要精心挑选课堂讨论的主题,结合教学内容,联系当前国内外形势和学生关心的问题。讨论结束后,教师及时点评总结。在讨论中要各抒己见,允许不同意见和观点的交锋,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,教师对整个讨论过程只进行隐形的控制和引导,这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,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。
专题式教学就是教师在吃透教材和熟悉大纲的基础上,通过集体备课,梳理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,把教材内容整合为若干个专题,以专题形式渗透到相关教学内容之中。由于专题式教学能根据各章节的不同内容,设计出案例导入、理论分析等不同的教学方式,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,提高了理论水平,又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,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。同时,准确把握学生思想状况和变化趋势中出现的新情况、新问题,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,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,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强烈共鸣,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。
案例式教学,即教师结合教学内容,精心筛选出一些典型的人物与事件,将其浓缩成一个个案例,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剖析这些案例。在分析过程中,融会贯通有关原理,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。在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要关注现实问题,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,让学生意识到学有所成,这样才能充分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。教师在编写案例时,应明确学生要掌握的概念和原理,使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和资料尽可能多地涵盖这些知识点。同时,案例的选材要服从于教学目标的需要,重视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的正确思考过程。
第三,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,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平台。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,以其特有的汇集文字、图片、音频和视频为一体的形式,给传统的“思政课”教学手段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。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,能够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提高“思政课”教学的抬头率。为此,任课教师应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,并能够熟练运用;同时,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收集一些材料新、时代感强、有较强针对性和说服力的优秀影视片、录音资料等作为辅助手段,组织学生收听、观看,使“思政课”教学视听并举、形式活泼。但是,教师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,而要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,在课堂教学中要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、和教师交流。
要以校园网络为平台,拓展“思政课”的新载体。“思政课”教师必须掌握网络教育的主动权,占领这块新的阵地。通过网络渠道,把主流思想和真实信息贯穿于网络,积极解决和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,利用网络的迅捷性、开放性、交互性优势,努力提高“思政课”的实效性,扩大教育的覆盖面,增强“思政课”的影响力。
总之,教学有法,教无定法。“思政课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很多,但不论哪种方法与手段的运用都必须遵循教学规律,依据教学大纲,结合教学内容,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,一定要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相互统一,教与学的统一。在探索“思政课”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过程中,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新教学发展观,形成“以人为本”的新教学理念,以充分发挥“思政课”的教育功能。